采访背景:众所周知,4月下旬以来,整个显示器产业都在经历一个销售低谷。当然,这其中有一些人为不可抗拒的因素。但对于销量的大幅度滑落不能袖手,尤其是市场占有率在前十的各个品牌对现状的急切程度可想而知。因此,无论是搞促销提高销量;还是搞宣传拉动品牌提升;甚至是暂时的休眠……每个品牌都会在这个非常淡季提出自己的思路。而这,恰恰是考验一个厂商规避风险的机制是否完备的时候。
采访目的:本次,ZOL对每一家厂商的采访问题均不涉及第三。并本着客观、公正的原则进行报道,力图表现每个品牌在危机和困难之下所发出的最具底蕴、最真实的声音。并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,对以往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,畅所欲言。在广听几家之言的同时,我们也希望能从中借鉴出共同度过淡季,积极规避风险的好方法。
保护经销商,与经销商合力(加盟商)
这次采访令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各个厂家在非常淡季中,极其重视保护经销商的利益。虽然笔者之前已经有心里准备,但他们的做法依然令人难忘。比如美格会反贴给加盟商资金,甚至是那些一个月只卖出4台的商家;爱国者可以一步一步的交给商家如何拉拢住,电脑城中为数不多的买家;三星更是出人、出力与代理商大搞电子商务。其规模从开始的北京、沈阳两城市,拓展到整个小华北——各地经销商无不对此欢欣鼓舞等等。
很多行业性的报纸总是在喊“渠道为王、渠道为王”——拥有渠道就拥有一切。但是,在旺季每个零售商都会因为追求无尽的利润而变成惟利是图的小人,那时候拉拢渠道只能做到事倍功半。
这次则不同,所谓锦上添花易,雪中送炭难。各个一线品牌真正把握住机会,并未因一时小利而放弃经销商,而是真心的关心、爱护他们。所以笔者有理由相信当旺季到来时,那些在淡季中帮过经销商的厂家,必然会在以渠道为主导的品牌竞争中获得优势。
在线销售成为强力销售渠道的可能
本次访谈专题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:厂家们对于非传统的销售模式表现出惊人的兴趣。一方面近两年在线销售突飞猛进的发展;另一方面,消费者从在线购物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安全——除了财产的安全,还有人身安全。
由于在线购物的消费者不能够真正接触到产品,所以品牌的美誉度、可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。三星、飞利浦、LG、优派、明基、美格、爱国者,以上几家在Online销售上都获得相当大的成功,这与他们的产品在行业中一贯保有的良好口碑有很大关系。
随着电子支付手段和配送体系的完善,在线销售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。这时,极其依赖口碑效应的厂商,对自己的品牌经营更是不能有些微的闪失……当产生这个良性循环之后,最终受益的依然是消费者。
但,有一点令人感到诧异。既没有几家厂商认为自己今后会进行直销。我们知道,在线销售和直销实际只间隔一个岔路口。之所以避而不谈直销,厂商不得不顾及旗下众多代理、零售商家的感受。同时,作为产业供应链底层的销售商,是否也真正应该开始考虑自己公司的转型问题呢?难道还要在电子商务大红大紫的时候依然在村里抗箱子?
危机处理能力被提到日程
明基(BenQ)由于拥有内部强大的ERP系统,所以无论从物流、库存还是在淡季中后期全面展开的电子商务销售,都给人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。我们可以肯定明基不会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措施,但他们有电子化的底子,有信息化的工作习惯。所以,在处理危机时就很轻松。“我们80%的外地经销商都是通过网络与我们进行业务联系的。”明基经理这句话令笔者印象深刻。
令人欣慰的是,这几家在应对淡季时虽然方法不同,但都反映迅速。如美格的快速反映、三星、明基的全方位促销(包括降价),飞利浦在五月中旬逆势推出新品,优派的大屏策略,爱国者的内部挖潜等等。
危机处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“为别人所不为”。几家先期开展淡季行销的品牌,虽然在销量上帮助有限,但品牌的提升与拉动效果惊人。因为在这种非常时期,消费者看够了沮丧、悲伤,对于带有乐观的、积极的、向上情绪的东西就特别敏感。况且,“在战场上的士兵,是没有理由悲观的。”
该出手了?大屏液晶商机无限
17英寸以上的液晶显示器,现在已经被统称为大屏液晶产品。在笔者调查的7家厂商中,有美格、优派、明基、飞利浦和爱国者都不同程度的以此为主题进行促销,并在访谈中提到了大屏在今后一段时间的走势。
17英寸以上(含)产品受制于价格等因素,并未真正的进入到液晶的主力市场。那些旺季无暇顾及大屏市场的厂商,可在淡季留有充裕的时间思考。另一方面,由于急欲恢复销量,大屏液晶的跳水行为也在预料之中。
最先进入4000元领域的17英寸产品,肯定是最受关注的。现在的问题是,谁能够将现有的产品(16ms或者25ms新品)带入到3500元价位。平均水平跳到3700价位可能就在不远处,而且它仅仅是一个跳板而已。
各个品牌操作大屏的思路不尽相同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:占领这块市场,并一举拿下它!
乐观面对,抓住更大的机会
除了进行积极有效的品牌行销之外,能抓住这次淡季特点的厂家还应能看到更大的商机。比如,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公司。包括以上提到的几家显示器厂商在内,凡是有意在此次淡季中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都面临一个问题:经验不足!甚至有些厂商坦言,如果有合适的小公司,他们不排除兼并的可能性。
如果各界都有此需求,为何不现在就开始孵化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呢?这样既可以满足公司自身的需要,退一步又可以不失时机的将其高价出售。
其实,就像我们面对任何事情一样,这次突如其来的淡季,任何措施都只是表面功夫。真正可依靠的,是这种乐观的精神。塞翁失马,没准当我们一觉醒来,就要迎接一个从未见过的旺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