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
2004年第二季度才刚刚开始,主板厂商们的神经却早就棚得紧紧的。“第一季度没有完成的任务,是绝对不能推到第三季度才完成的。否则……”。据最新权威数据显示,受PC大环境不景气影响,绝大多数主板厂商未能完成第一季度既定的销售任务。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事实是,第二季度的境况似乎比第一季度更遭!眼下848P芯片的“突然崩溃”,就是一个处理不好,伤疾全身的问题。
“水货”泛滥 正规军损失惨重
只要一提起便宜的东西,人们会率先想到“水货”这个代名词。然而不幸的是,此次848P市场的突然崩溃,再次和“水货”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据台湾电子时报3月4日讯,原先英特尔在2003年下半推出848P时,即打算由848P取代845PE,成为渠道市场平价产品主力。但碍于848P价格与845PE差距仍高,上市以来需求一直有限,不旦先前力挺的一线主板厂华硕、技嘉、微星等手中芯片组库存水位不断上升,就连英特尔方面也传出仍有数10万套库存有待消化。
主板业者表示,依照英特尔原订目标,是希望让848P取得P4芯片组4成占有率,但从推出至今,达成率约仅有2成,可说是一项非常不成功的产品。由于库存过多导致水货泛滥,让原本力挺的主板业者,承受不少的跌价损失压力。损失是难以避免的,这些“水货”芯片不管来自于英特尔,还是来自其它一线主板厂商,都扰乱了主板市场的原有秩序。
848P先天不足 注定多灾多难?
2003年8月中旬,英特尔推出新800Mhz外频芯片组I848P,然而这款新生代芯片组并没有得到英特尔大张旗鼓地宣传攻势。就连英特尔的官方网站都没有,英特尔的低调似乎为多数主板厂商不看好848P芯片,找到了充分的理由。

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一些吹毛求疵的DIY也对848P“横挑骨头,竖挑眼”。他们指出,从英特尔官方网站的说明信息来看,显然英特尔在准备推出848P产品时略显仓促,连产品的逻辑内核摘要信息都出现了错误。848P芯片的内存带宽最高不是6.40GB/秒,而应该是3.20GB/秒,因为它不支持双通道DDR内存。
如果说以上信息只是848P芯片市场行销不畅的一个小插曲,那么初入市场时,曲高和寡的价格以及并不稳妥的配货政策,为848P今日出现的“大崩溃”,埋下伏笔。当时848P进入市场的官方报价为31美金,只比口碑较佳的865PE少了3个美金,却比845PE足足多了8美元以上。碍于英特尔的面子,主板厂商当时不得不在提取845PE、845E等低端主流芯片时,提取一定数量的848P芯片。这种被动的采购方式,为上文中“水货”的泛滥,提供了合理化的想像空间。
英特尔推出I848P的最大初衷,是与2004年二季度推出的Prescott新赛扬配合,取缔845PE芯片的主力地位。然而Prescott新赛扬久久未能谋面,相信当它批量进入市场时,848P已经不是英特尔原计划中担当中流砥柱的848P了。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里,500元以下的主板,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搭配最新的P4处理器的,更何况是价格不菲的Prescott内核呢?
有心插花花不开 无心栽柳柳成荫
不管是英特尔还是哪个一线大厂放出如此巨量的“水货”,但不得不说经过这股暗流的冲击,848P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产品整体性能的优劣是决定产品营销成功的主要元素,但足够优异的位置感,同样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。
据笔者中关村市场了解,目前华硕、技嘉、微星、精英848P成品强势下压,而EPoX、承启等二线主力厂商848P的价格,已经接近 500元 大关,个别本土厂商更是报出了399元的冰点价格。当支持800MHz FSB、SATA、DDR400、AGP 8X等规格的848P以如此姿态站在845PE面前是时,后者不自惭形秽都难。
英特尔3月28日对官方报价做了下调,848P芯片组的降价幅度,由25美元降至24美元。845PE芯片组官方报价,却仍然维持在21美元水准,英特尔力推848P芯片组的决心可见一斑。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,24美元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价格,许多一线大厂的实际成交价格,早已跌破20美金。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激,但可以肯定的是,目前市场中848P“水货”的成交价格绝对在20美金以下,否则现在市场中掀风作浪的399元“风暴”价格,从何而来?
面对此种“乱世”,很多厂商不得不采取“割肉”的方法,为得是图个将来。“现在亏一些或者不赚不要紧,如果将来都没有了赚钱的希望,那还怎么玩?”这种心态在很多厂商中极其常见。但这也侧面地反映出多数主板厂商的心声,他们现在已经在848P身上看到了“钱”途。他们不会轻易放过848P,就像半年以前不会放过845PE一样。
写在最后:
没有顷刻间的突然死亡,绝不会适逢蓦然间的新生。这就和中国足球一样,当国奥小负韩国,莫名其妙地被大马逼平,痛不欲声地站在崩溃边缘时,却出神入化地以3:1的比分,战胜了强大的伊朗。如今的848P,如释重怀,也理应到了放手一搏的时候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