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说商用机、家用机、IT服务、FM365、手机、QDI主板是联想的六大旗舰,那么QDI主板就是旗舰中的生力军。”联想QDI事业部OEM经理兼北京平台负责人孙锁宏一语道破天机。在国人的记忆深处,提起联想自然和它的家用、商用机联系在一起,作为世界最大的PC生产厂商之一,这似乎也是顺理成章。但是就研发队伍、资金投入等多项指标显示,QDI事业群已经成为联想内部含金量最高的精锐之师之一。

个人简历
1993年,联想研发工程师,网络产品销售筹备人之一
1997年,联想服务器销售小组负责人。
1998年,联想电脑北京及华北地区大客户销售总负责人
2000年,QDI主板事业部OEM经理
2002年,QDI主板事业部OEM经理、大区支持处经理、北京平台主管
十年如一日 含辛茹苦
时光稍纵即逝,孙锁宏进入联想已经有10年之久。作为一名牌大学的理科毕业生,孙锁宏在研发队伍中钻研过驱动程序,在不同时期负责过不同产品的销售推广,多少次开拓、奠基,收获颇多。不管是攻克PC等大客户,还是做OEM,也在联想内部创造了一些成功的记录。在从幕后迅速走向台前的道路上,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。他曾经作为联想PC服务器渠道销售的奠基人;他也曾经和同事们一起,参与开拓了联想和台湾瑞旺、D-link网络产品和Cisco的总代理合作,在许多辉煌的背后,自然隐藏着无数前辈的心血,也正是这个刚刚步入销售领域的年轻人开始小试牛刀,在集团老总的指挥下,掘走了国内网络行业的第一桶金,也为现在如日中天的神州数码网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“二锅头的价格,茅台酒的质量”这个联想QDI人曾经乃至现在仍然追求的理念代代相传。88年成立于香港的QDI,92年就推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图形处理卡,尤其是自行研发、生产,应用于银行、财务等专业领域,曾经令许多日本、美国以及台湾生产商一筹莫展的多口机产品。由于QDI主板产品上市之初,考虑到国内市场容量较小,在93--99年始终主要致力于海外市场。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,QDI亦可与台湾一线主板大厂并驾齐驱,尤其是在西班牙、希腊等西欧国家销量均排名第一。随着国内PC业的兴起,DIY市场的成熟,QDI开始于99年正式进军国内市场,面对早已将触角伸向大陆市场的台湾各主板巨头,QDI主板在2000年经过长足的发展之后,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困境。孙锁宏谈到这里语气深长的说。
拨开乌云 终见青天
2001年是IT业最为惨烈的一年,受国际整体环境影响,国内市场萎靡不振,作为计算机核心配件的主板自是元气大伤。台湾一线大厂华硕推出华擎,微星、技嘉亦推出功能相对简化的产品来侵吞中端市场的大量份额,包括梅捷、建基、大众等台湾主板巨头开始力不从心,一时间整个主板市场乌云密布。侠路相逢勇者胜,经过2001年苦心耕耘的QDI主板于2002年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,在赖以生存的OEM市场大获全胜,包括清华同方、实达、海信、长城、八亿时空、TCL等除了方正以外的国内所有PC厂商,均不同程度的采用了QDI主板,清华同方为例,在销售的最高峰,使用额竟达40%之多,国内厂家对QDI产品的认知程度可见一斑。而在DIY零售市场,也取得不俗表现,江苏、安徽、福建等东南省份销量均名列首位。
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面对重重困境,与很多台湾厂商急攻近利的心态相比,QDI因为做事稳健,也从而迎来了目前的大好局面。孙锁宏称,由于联想是国内最大的PC厂商,在某种意义上,它是方正、清华同方等生产厂家的最大竞争对手,一山不容二虎,没有任何一个厂商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壮大,这也是方正始终不采纳QDI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。然而随着联想国际化道路的一帆风顺,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像国际化接轨,因为包括日本富士通、NEC等国际业界巨头无不互相补给,而正是这种彼此间扬长避短的合作,使其迅速走向海外扩张。海外扩张对国内厂商来说还似乎非常遥远,但如此多的厂商均不同程度的选购了QDI,这其中必有蹊跷。
IT不景气,与其他主板厂商一样,压缩成本,是QDI的一大任务。但QDI还有一个原则,就是不能为了成本而牺牲了质量,“没有一个厂商通过降低产品质量获取产品的成功”,孙锁宏说。特别是对联想机器来说,质量是其份额的保证。孙锁宏称,QDI推出的产品是通用的,因此QDI在电容、电阻等主板主要零件上,均采用三洋、HP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,以用来保证联想PC整机的品质。让PC厂商放心,也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国内各大厂家,纷纷倒戈台湾大厂进而转投QDI的最主要原因。
继往开来 瞻望美好2003
“三年保修,三月保换”,曾经是无数个厂家先期占据市场的敲门砖,但面对日后付出惨重的代价,不得不见风使舵。万事重在坚持,作为第一个提出该项服务的QDI自始自终,即便在最困难的2001年也丝毫不敢马虎。为了更好的打好“质量牌”、“服务牌”,国内19家QDI维修站为更多用户解决了后顾之忧,为消费者节省了很大的人力、物力。与2001年相比,2002年上半年QDI在国内市场已经赢得了1000多万元的收入,这虽然与2000年辉煌时期相比只是九牛一毛,但对于已进入微利时代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主板市场来说,着实不易。
面对涨势喜人的市场,孙锁宏露出了憨厚的笑容,他开始向笔者憧憬QDI美好的2003年。为了避免以前大客户、渠道以及媒介相互脱节的现象,他将对三者做一个有效的整合,真正做到互相补充,将QDI在国内的渠道优势发挥到及至,在QDI另一项职能“合同代工”上亦要有所变革,他个人认为鸿海集团将是QDI将来值得学习、尊重的对手之一。锁定目标,思路豁然开朗,经过脱胎换骨后的QDI相信明年将成为IT路上一位独行的巨人。